查看原文
其他

“习特会”今晚聊啥?居然有人提前泄露机密!

2017-04-06 凤凰周刊 凤凰卫视

北京时间今天晚上,第一次“习特会”将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拉开序幕。外界对中美两国领导人——尤其是特朗普上台后的会面,有着诸多期待和好奇。

尽管被很多人认为这是“靠谱的习近平”和“不靠谱的特朗普”的首次见面,但实际上,美方也为此次见面提前做了准备。3月中旬,美国国务卿蒂勒森的首次亚洲之行,压轴戏就放在北京,被认为也是为此次“习特会”做先期的铺垫。

蒂勒森的这次来华,透露了不少有意思的信息。其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表述,也引起了各方争论和注意,或能更好地理解半个月后的这场“习特会”。

蒂勒森到底提前说了什么,提了什么?且听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Paul Haenle)细细分解。



蒂勒森代表美国主动示好?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


在我看来,蒂勒森首次访华主要是给双边关系定调,为两国领导人的首次会晤打下基础,同时与中方人员建立联系。毕竟,自今年2月特朗普上台后,除了中美两国元首通电话外,这是另一个正式的官方接触。


本来会晤双方都没有期待这次访问能产生什么主要成果,但“意外”(抑或对于中方来说是“惊喜”)的是,蒂勒森在与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会面中提到了致力于“不冲突、不对抗、互相尊重、双赢合作的”中美关系。这个不仅让中方感到“意外”,包括我在内的美方专家也感到十分吃惊。


要知道,在过去,双方看待“新型大国关系”上有着显著不同。当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安纳伯格庄园最早提出这个概念时,他对这个概念提出了三大定义原则:互不冲突对抗、互相尊重,包括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以及双赢合作。


美国一直以来都认为双边关系不应该建立在口号和标语上,而应建立在真正的合作质量上。最初,奥巴马政府乐意探讨这一概念,因为这是来自习近平主席的提议,同时,这一概念致力于从长远化解世界第一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竞争与矛盾。


然而,在华盛顿看来,中国寻求的尊重核心利益其实是“虚晃一枪”。实际上,中国真正追求的是美国在长期以来的双边分歧中进行让步。这对于当时的美国领导人(奥巴马)而言是有问题的,因为中国的核心利益,从历史出发包括台湾、西藏、新疆,还有近年来的南海议题,都是双边关系在1979年正常化以来互相认可的分歧。“新型大国关系”的出发点,是让美国在一夜之间对长久以来的双边分歧做出让步,对于美国来说,这或许是令人忧虑也是不现实的。


现在还不得而知,为何蒂勒森决定改变美国对此概念原有的态度,也不清楚他说这句话真正的意图是什么。但从目前获取的信息来看,蒂勒森的表态一定是有意为之——他在公开会晤和媒体面前不断重复这个说法。


通过中国媒体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官方对于蒂勒森的这一表态是欣喜的;不过同时,也有冷静和严谨的中国专家提醒需要静观其变。


在我看来,这当中还有很多细节值得追问和推敲:首先,蒂勒森的这番表态来自于美国哪里?是来自他个人的主见,还是国务院,还是来自特朗普政府?其次,蒂勒森提到的这个“大国关系”,虽然字面上和中国之前提过的相似,但是其含义是否真的相同?再者,这个表态,是否意味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变?


从目前的公开言论来看,蒂勒森在初次与中方会议中的如此表态,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对中国的让步;但从特朗普的推特来看,就在蒂勒森访华前,他还谴责中国在朝鲜问题上无所作为。截至目前,特朗普政府对于中国的表态,整体也是以一种强硬、没有弹性的口吻。我也不认为这反映了蒂勒森个人的态度——从早些时候在任命听证会上对于中国的表态来看,他当时可不是这般“让步”的。


鉴于蒂勒森的表态与奥巴马政府对于“新型大国关系”这一论断的回应不尽相同,目前我不完全确定这个“意外”是谁的主意。可以相信的是,这一看法不是来自于国务院或者处理中美关系多年的政府专家。因此判定这代表着美国对华政策的转向也为时过早,我们同样不能断定蒂勒森认可的这一概念与中方真正的意图完全一致。


我和中国学者们关于这一概念以及“互相尊重”究竟指的是什么有过许多次探讨。这一概念反映出的矛盾之处,既体现了中美两国在如何建立互信、深化双边关系上的不同文化认知,同时也说明存在于两国之间长期的分歧,并不是仅通过简单贴上一个新的标签就能解决。


基于此,我对蒂勒森重复提及中方概念的做法感到忧虑,我并不认为美国新政府对于这一中方概念的认识有过必要的讨论,当他提出这个表述时,或许无法准确传递给中国及地区国家美方想要表达的信息。


中美贸易战到底打不打?


目前中美关系的另一个着眼点,在于双边贸易问题。从中美建交到现在,双边贸易一直被誉为两国关系的“压舱石”。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大量购买美国国债,也让两者更加紧密地绑定在一条船上。但特朗普上台后,中美贸易何去何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还继续饱尝“甜头”,这些都将画上问号。


中国不少学者和媒体都在担心,未来中美贸易还会是“压舱石”吗?如果美方对华采取贸易战会如何?贸易全球化问题上,一边持反对牌的推手是特朗普,另一边持支持牌的推手是习近平,这个天平会朝向哪方?这将对世界经济产生何种影响?种种忧虑,切中时弊。


我认为,中美在双边贸易上将会迎来一段波折期。特朗普竞选时传递的一个重要讯息是全球化以及中美贸易让中国获益大于美国,其核心承诺之一就是要试图解决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投资不平衡。


世纪之交以来,美国一直有股强烈的声音认为加入WTO后,贸易的天平越发倾向中国,中美两国的经济关系有必要做一个调整。我们可以预期,特朗普政府正考虑一系列的行动,包括提高关税、要求投资互惠等。最差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中国以牙还牙的决定,最终造成局势升级、爆发贸易战。


这样的情况下,中美两国应找到一种新型的,更加平衡且可持续的经贸关系,确保两国人民都能看到其中的价值,并从多年来的经贸关系中受益。我想这些都会对两国领导人提出不小的考验。对于特朗普而言,我们不知道,他会运用如何的眼光和智慧,组建出一个怎样的对华团队,这个团队又会以何种方式,使得美国利益最大化;对于习近平而言,他的关注点则在于向中国人民展示他能够把握好中国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即便太平洋对岸出现了一个难以预测的总统。


特约撰稿 |韩磊(Paul Haenle)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

采访整理 |王衍


编辑:倪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